武陵区芦荻山乡芦山小学 梅扬浠
2023年我报名参加了国侨办发起的外派援教项目,在亲人和同事的百般不舍和千叮万嘱中,我来到柬埔寨,成为了一名外派教师。在柬埔寨的三州府市,我教孩子们说中国话、写中国字,研习中国文化,看着孩子们一点点描绘中国的样子,我心里总有抑制不住的骄傲悄悄生长。
课桌上铺满了尺子、铅笔,课本永远不知道要翻到哪里,偶尔跟着老师大声诵读,偶尔又会开小差看教室外的小麻雀。小个子的他坐在长条凳上,双腿荡呀荡,头发早已被小手抓成了“鸡窝”,遇上老师,他会露出甜甜的笑。他叫世明,我教的4个班里年纪最小的学生。
柬埔寨的华文学校和国内的小学有所不同,孩子们入学几年级并不是参照年龄,而是看中文基础。一个班内,孩子年龄最大的有20岁,最小的4岁不到。我任教的一年级班内,孩子都没有学过中文,也自然不会有中文名字。作为一名完全不会高棉语的中国教师,要在班级展开拼音和中文常识教学工作是一种考验。我只能用手势配合简笔画不断重复,尽量将话语变得简单、明了,让孩子们明白我要表达的意思。
半年前,世明坐在班级最前面,他一句中文都听不懂,喜欢在课堂上开心地大笑、做鬼脸,逗逗同学又逗逗老师,光着小脚找人聊天,颤颤巍巍站在凳子上举起小画板,展示几个歪歪扭扭的汉字……课堂上经常被他弄得“笑声一片”。
孩子带来的惊喜总是在不经意间。这只喜欢四处乱窜的“小陀螺”好像某天就长大了,慢慢开始在中文学习中崭露头角。他不再四处找同学聊天,课堂上小眼睛忽闪忽闪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偶尔举起小手跟我画声调,努力想把每一个音节读准。世明喜欢老师向他竖大拇指,喜欢答问后课本上贴上一朵小红花,喜欢拼对后同学们为他送去“棒!棒!棒!”的赞扬。他课本里的小红花一朵朵地盛开,而他也像一粒小种子——向阳而生。
中文学习越来越上道的世明慢慢开始期待拼音和常识课。临近上课,他就会站在办公室门口探着小脑袋等着老师出来,和其他孩子抢着帮老师拿书、拿话筒、拿水壶……遇到课堂闹哄哄时,他还会站出来大声喊:“安静地写!”“小嘴巴,不讲话。”令人忍俊不禁。下课了,世明又会举着他的小画板跑到我前面,上面写着:“我爱老师!”我回答道:“我也爱你!”他开心地大笑,咧着嘴,露出一排小牙。
这学期,世明又长大了很多。小小的手在课堂上总是举得高高的,偶尔会说出几句完整的中文来,汉字也写得越来越好看,曾经杂乱的课桌上也变整齐了,只留下课本和铅笔。他偶尔也当当“小老师”,教班上的孩子读拼音、写汉字。阳光下,他和小伙伴们快乐地奔跑。远远看去,他们就像被风吹起的小草籽,虽然不起眼,但又会给人惊喜。我想,就让他们做一粒小草籽吧!成草也好,开花也罢……随风生长,长出属于自己的模样。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梅扬浠
编辑:黄刚
本文为常德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