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合影。
红网时刻新闻4月2日常德讯(通讯员 罗莉)春风拂柳寄相思,茶园叠翠润童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4月1日,桃源县漳江小学三年级2208中队的少先队员们走进桃源县岩吾溪研学基地,开展"清明寄哀思,春茶润童心"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春茶劳作、文化传承、缅怀先烈和植树添绿等沉浸式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感悟生命、收获成长。
一芽一叶总关情 劳动课堂悟匠心
春日的茶园生机盎然,嫩绿的新芽缀满枝头。身着校服的学生们挎上竹篓,立刻化身"小茶农",在教官的指导下学习"一芽一叶"采摘技巧。指尖轻捻茶枝,嫩芽翩然入篓,孩子们逐渐掌握了"提手采"的诀窍,劳动的热情与茶园的清香交织成春日协奏曲。
同学们现场采茶。
现场体验制茶。
制茶车间里,传统工艺烘焙的茶香沁人心脾。摊青、杀青、揉捻、烘干……孩子们目睹鲜叶蜕变为茶叶的神奇过程,亲手体验古法揉捻技艺。"原来一片茶叶要经历这么多工序才能来到茶杯里,我们要珍惜每一份劳动成果!"学生诗蕊在活动感悟中写道。
清明时节话传承 革命精神润心田
紧随而来的趣味体验中,学生们制作了沙画和擂茶;在重走长征路的团体活动中,他们再次接受了革命精神的洗礼。
“渺小沙粒因梦想而伟大,平凡人生因热爱而精彩”,桃源籍沙画艺术家苏大宝的话语激励了许多人。孩子们手握细腻的沙子,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灯箱画板上完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沙画作品。
同学们现场体验沙画制作。
擂茶是我们桃源的传统饮食文化,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在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的指导中,每两个家庭组成一组,孩子们率先手持粗大的擂棒,在厚重的擂钵中不停地捣击,家长们按捺不住心中对生活的热爱,接过擂棒,臂下生风般顺时针打磨起来,炒米、黄豆、芝麻、生姜等食材随即散发出浓郁且独特的香味。
“重走长征路”团队拓展游戏中,同学们将“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画布拉平,通过调整地图画布的高低、倾斜幅度,推动代表红军的网球沿着长征路线前进。游戏中,同学们既了解了红军长征路线,深刻感受了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伟大,又做到了有效沟通和团队合作,还培养了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力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以前清明节我只知道扫墓,今天才明白它承载着感恩生命、珍惜当下的深意。”学生小河一边品味着自己制作的擂茶一边感慨道。
茶韵童心相辉映 生命教育正当时
组织开展植树活动。
此次研学活动将节气文化、劳动教育与生命教育进行了深度融合。活动的最后,学生们以植树添绿的方式赓续红色血脉。他们学着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中的方法,合作着挖坑、放苗、培土、浇水,种下了多棵茶树苗。“茶叶从萌芽到枯萎,最终通过奉献成为滋养他人的香茗,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家长代表在分享中动情地说道。
“我们希望通过清明与春茶的双重主题,让孩子既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又在劳动中感知生命轮回的力量。” 班主任罗老师表示,期待学生们能“永葆好奇,用脚步丈量世界;敢于质疑,用双手验证真理”。
茶山苍翠,童声清朗。这场春日的研学之旅,不仅让清明的哀思化作向上的力量,更让传统文化的种子伴着茶香,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罗莉
编辑:胡金贵
本文为常德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