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6月16日常德讯(通讯员 尹华丁)19世纪初,英美国家因经济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加速,“城市大学”应运而生。美国芝加哥大学首任校长提出“服务城市”的口号,威斯康辛大学“推倒围墙、强化社会服务”的理念享誉全球。作为一所新型“城市大学”,常德学院在“为城市育才、与产业共进” 方面,交出了怎样的创新答卷?
使命锚定:专业链与城市产业精准咬合
常德学院筹建之初,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常德学院应聚焦区域先进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制造等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链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步发展成为以工科为重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高校。学校首批设置了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药学、网络工程等20个专业,每个专业均与中联重科、三金制药等区域优质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实现专业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路径创新:营造校区•园区•社区的共生生态
药学院校企专家带领学生进行药物研发。
学习国内外优秀城市大学的先进经验,学校打破围墙,重构了校区、园区、社区等“三区共生”的教育场景。校区:校企共建了“飞沃科技航空关键零部件轻量化制造研究院”“常德市精粹药物研究所”以及多个产业学院,推进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多渠道培养产业紧缺的企业管理和技术研发人才;园区:与145家优质企业深度合作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100多名企业师傅担任实践课指导教师;社区:教授博士深度参与实用技能培训、社区和乡村振兴等课程开发;在学校综合性体育馆、艺术馆(常德大剧院)开展了“中小学篮球赛”“群众文艺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社团活动:学生舞蹈团在排练。
双向赋能,校城携手描绘产业发展新图景
在政府主导下,建立了政校企专家共同参与的产教融合协商机制,在资源、信息和服务等方面建立了高效顺畅的联结渠道。根据常德市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了学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部门规划、专业规划,形成了上下衔接的事业发展规划体系;定期组织到产业园区、典型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在技术升级、人才培养等方面需求,灵活调整培养方案。积极申报常德市产业发展“揭榜挂帅”项目,近三年立项40项,在常德日报发表金点子建议3个,以实际贡献赢得地方政府、企业和社区的坚定支持。
学校图书馆向社区开放。
展望未来,常德学院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常德这座城市的怀抱中绽放光芒,为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尹华丁
编辑:姚晓雅
本文为常德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