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风韵”志愿服务队为孩子们上课。
活动留影。
红网时刻新闻7月12日常德讯(通讯员 丁洁 余倩)火红的7月,湖南文理学院“武陵风韵”志愿服务队的青年学子再度跨越万里奔赴火洲,来到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滨沙学校,再续湘疆美育协作的约定。这不仅是对志愿服务初心的深刻感悟,是对国家“文化润疆”战略内涵的深入拓展,更是青年学子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武陵风韵”志愿服务队秉承以艺术促进民族团结、助力边疆教育的坚定信念,在延续2024年志愿服务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了“多元浸润”新课堂体系。核心的合唱艺术课程依然充满活力,同时为孩子们新增设了“趣味音乐素养”游戏营、民族舞步体验营、心灵对话心理工作坊以及家国情怀主题思政教育课堂等特色课程。
合唱课上,滨沙学校的孩子们在常德丝弦改编合唱歌曲《马马嘟嘟骑》的律动中,感受湖湘乡音的淳朴魅力;于古韵悠扬的《声声慢》吟唱里品味中华千年诗词之美;在铿锵有力的《为祖国歌唱》齐声唱中体会爱国主义情怀。伴随着这些趣味游戏、民族舞蹈体验以及心理与思政交融的课程,孩子们在艺术的浸润中筑牢了文化认同与爱国根基。
湖南文理学院“武陵风韵”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介绍说,服务队用了2个月时间精准调研、拓展课程、用心备课,展现了一支团队的成熟与担当。从湘西北的朗州文脉到大漠边陲的声声弦歌,学子们的每一次奔赴都在新疆孩子心中撒播下了艺术的种子。我们看到在美育之光映照下,动人的“湘音”与青春力量正在持续注入新疆广袤的热土,更多年轻的“石榴籽”正在紧紧相拥,汇聚成了守护民族团结的强大合力。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丁洁 余倩
编辑:白玲川
本文为常德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