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学生实践札记:乡村振兴中的“她”力量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唐菡潞 编辑:白玲川 2025-07-28 11:49:53
时刻新闻
—分享—

4.jpg

与顾爱琳合影。

“夏中的太阳山,绿意正浓。蜿蜒的柏油路带我走进太阳山社区,错落的农舍、红红的水蜜桃、紫里透红的葡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不走出课堂,来到乡间地头,就不能亲眼看到乡村振兴的丰收美景!”这是我暑期来到“返家乡”实践点——太阳山社区10天后,在调研报告中写下了的一段话。在这10多天里,我跟着武陵区白鹤镇太阳山社区党支部书记顾爱琳的脚步,沉浸式体验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感受着城郊社区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回来的那天,我特意绕着村子走了一圈。”顾爱琳回忆起自己当年返乡时的场景依然眼里闪着光,“作为土生土长的太阳山女儿,总觉得欠着家乡点什么。接到回乡工作的电话时,心里那股劲儿一下子就上来了——就是她了,我想为这片生养我的土地做点什么。”放弃城市里稳定的工作,转身扎进乡土,家人虽有担忧,却更多是无声的支持,“他们知道我认死理,认定的事就会全力以赴。”

刚到社区时,年轻的顾爱琳面对的不只是陌生的工作,更多的是村民们疑惑的目光。“社区之前没见过女支部书记,我又是个没怎么干过农活的年轻人,大伙儿私下里嘀咕‘这姑娘能行吗’,我都听在耳里。”顾爱琳笑着说,她没急着辩解,只是挨家挨户拉家常,把办公室搬到了群众中间。重阳节给老人送米送油,儿童节带着孩子们做游戏,妇女节组织姐妹们一起包饺子……一次次暖心的互动中,村民们渐渐打开了话匣子,“现在路上碰见,老远就喊我‘小顾’,这声称呼比啥都珍贵。”

89.jpg

要让乡村真正活起来,产业是根基。站在山坡上望着成片的果树,顾爱琳算起了“幸福账”:“咱这儿离市区近,又靠着太阳山,发展庭院经济再合适不过。”顾爱琳带着大伙儿琢磨出“幸福三部曲”——坐在农家院里吃口热乎饭,钻进果园摘串新鲜果,再泡上一杯山里的黄精茶。起初,有农户犯嘀咕:“种这么多果子,能卖出去吗?”202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单向通行政策更是让大家犯了愁。顾爱琳咬咬牙,带着年轻干部学起了拍视频、开直播,没想到一条枇杷成熟的短视频火了,播放量冲到二十多万,果子几天就被抢光了。“现在村民见了我就说,‘小顾,快帮我看看这葡萄咋拍好看’,那股子劲头别提多足了。”

乡村治理,关键在人心。顾爱琳有个“秘密武器”——社区里的乡风文明积分超市。“扫一次地、帮邻居搬次东西都能换积分,攒够了就能兑洗衣粉、食用油。”顾爱琳指着超市货架上整齐的商品,眼里满是欣慰,“刚开始大家觉得新鲜,后来谁家积分少了都着急,村民们扫起门前雪来格外主动,再也不用干部们追着催了。”不仅如此,暑期公益课堂上孩子们的笑脸,志愿服务队里忙碌的身影,都让这个社区越来越像个温暖的大家庭。疫情期间,社区干部们在办公室打地铺守卡点,村民们悄悄送来热乎的饭菜,那一刻,顾爱琳说自己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就觉得再苦再累,值了。”

谈及乡村振兴中的女性力量,顾爱琳望着远处的山林轻声说:“我们这儿的女人们,既能在田里侍弄庄稼,也能对着镜头介绍特产。田埂上长出了产业链,炊烟里牵起了互联网,这就是我们女性能为家乡做的事。”

如今的太阳山,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充满了阳光与希望。而像顾爱琳这样扎根乡土的年轻人,正用他们的热情与智慧,让更多乡村的振兴故事,在田野间悄然绽放。

(作者:西安财经大学 唐菡潞)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唐菡潞

编辑:白玲川

本文链接:https://cdjy.rednet.cn/nograb/646941/60/1515783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德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