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合影。
同学们喂奶牛。
红网时刻新闻4月19日常德讯(通讯员 袁彦)春光和煦,绿意盎然,4月16日,常德市郡德学校一年级的“小小探索家”们走进德人牧业小镇,开展了一场以“探秘牧场,乐学自然”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在学校中小学研学活动实践研究课题组的悉心指导下,由学校领导和老师全程带领,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在牧场中感受生命力量,在劳动中体悟自然馈赠,在游戏中凝聚团队精神,为成长注入活力与智慧。
研学首站,孩子们走进德人牧业的“上优展馆”,透过参观科技展厅和自动化生产线运作,直观了解牛奶的加工和生产,从奶牛的基因优选到智能化挤奶流程,从草料种植到乳品加工,了解了一杯牛奶的诞生。孩子们惊叹于科技如何让传统牧业焕发新生机。
在牧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化身“小小饲养员”,亲手抱起新鲜的苜蓿草投喂奶牛。看着奶牛大口咀嚼的憨态,孩子们既兴奋又认真:“它的舌头好软!我要轻轻放草料,不能吓到它!”这一环节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生命的温度,更在劳动中培养了责任意识。
现场手工制作馒头。
“原来苜蓿草不仅能喂牛,还能做成美食!”在研学工坊中,孩子们将苜蓿汁融入面团,揉捏出一个个翠绿的创意馒头。从和面到塑形,稚嫩的小手忙碌不停,返程时吃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热气腾腾的成果时,自豪感溢于言表:“我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尝尝!”这一活动将劳动教育与食育结合,深化了孩子们对自然资源的理解。
创意课堂上,孩子们展示创意画作。
在“自然美学课堂”上,孩子们用树叶、花瓣、草茎等材料拼贴出形态各异的奶牛图案。有的为奶牛戴上“花环”,有的用草叶模拟毛皮质感,创意天马行空。作品完成后,孩子们争相分享创作灵感:“我的奶牛在苜蓿田里跳舞!”这场艺术实践让孩子们发现自然之美,激发想象力。
郡德学校始终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将课堂延伸至田野牧场,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收获知识、锤炼品格。未来,学校将继续依托中小学研学活动实践研究课题组的科学指导,深化研学课程设计,为孩子们打开更广阔的成长视野,让教育在自然与生活的交响中绽放光彩!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袁彦
编辑:陈妍
本文为常德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