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春叩响红色热土 常德女外学子赴韶山开展红色研学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陈俐翰 编辑:朱志姣 2025-10-11 16:30:37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1.png

同学们乘坐韶山专列前往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1日常德讯(通讯员 陈俐翰)10月10日至11日,常德女子外语学校的学子们将青春的足迹印刻在韶山的红色沃土上。为期两天一晚的“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并非一次简单的时空移动,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图片2.png

同学们在纪念馆内聆听讲解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当同学们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里看到这句诗词的原稿时,它不再只是课本上需要背诵的句子。它化作了纪念馆里那件打满补丁的睡衣,化作了故居中那盏照亮过无数黑夜的油灯,更化作了铜像广场前,师生们深深鞠躬时心中的那份震撼与崇敬。

图片3副本.png

同学们在毛泽东广场前合照

在毛泽东同志铜像前,敬献花篮的肃穆时刻,历史仿佛在那一刻凝固。常德女子外语学校的学子们用静默地凝视,与那段峥嵘岁月进行着无声的交流。一位同学在研学心得中写道:“站在铜像下,我感到的不是遥远的神话,而是一种可以触摸的信仰力量。它告诉我们,伟大的起点,往往源于一份朴素的初心。”

图片4.png

列队前往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

在毛泽东同志故居,青春的疑问遇见了最朴素的回答。泥砖墙、木犁耙、小矮楼……这方狭小的天地,为何能走出胸怀天下的伟人?同学们在这里寻找答案:是农家生活的艰辛磨砺了意志,是油灯下的苦读积累了智慧,更是“孩儿立志出乡关”的远大抱负点燃了革命的星火。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士大夫理想与共产主义信仰的完美结合。

而当青春的嗓音在韶山冲上空响起,这场对话便有了最动人的和声。无论是朗诵诗词的豪情万丈,还是学唱红色歌曲时的激情澎湃,常德女外的学子们正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回应着历史的召唤。历史与当下,在歌声与朗诵中完成了对接,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旋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次研学,其意义远不止于“到过”和“看过”,更在于“思考过”和“内化过”。在韶山学校思政教育研学实践基地的专题课堂上,前一天所有的见闻与感触,都化为了踊跃的发言和深入的思辨。同学们探讨着“韶山精神”在今天的体现,思考着作为外语专业的学子,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宏图伟业。

从历史的旁观者,到精神的传承者,角色的转变在两天内悄然完成。归来途中,同学们讨论的不再仅仅是风景,更多的是责任与未来。

图片5.png

前往韶山之旅

这是一次寻根之旅,更是一次铸魂之旅。常德女子外语学校的学子们,在韶山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汲取了坚定的信仰之力,明确了青春的航向。她们将以此次研修为新的起点,带着这份独特的红色记忆,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书写属于她们这一代人的壮丽篇章。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陈俐翰

编辑:朱志姣

本文链接:https://cdjy.rednet.cn/nograb/646954/55/1534482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德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