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9月16日常德讯(通讯员 常瑛 贺印平)为进一步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推动城乡教育资源互补共享,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9月16日,常德市知联大讲堂“送教送培进校园”暨初中语文“上善·笃行”名师工作室走进桃源县漳江中学,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线下研修暨送教送培活动。本次活动以“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组织与管理”为核心议题,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及家长代表踊跃参与。
活动在文星小学崇实楼多媒体教室正式启动。漳江中学党总支书记刘丹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与会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市知联会对基层教育的支持表示感谢。刘丹书记强调语文教育关乎文化传承与人格塑造,指出本次活动以“上善若水、笃行不怠”为理念,为乡村教育振兴和我校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学校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上午9时10分,胡流丽老师作题为《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组织与管理》的专题讲座。她立足新课标、新教材与新中考的改革背景,从家校协同、课堂组织、课后管理等维度,系统阐释了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能的策略与方法。讲座围绕“留痕、调节、等待、守护”四个关键词层层展开,内容详实、案例典型,语言生动,引起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和深入思考。
稍事休息后,唐阳菻老师呈现了一节极具深度与感染力的研讨课——《谁埋藏了那些碗碟——〈故乡〉研读》。她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揣摩语言,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与情感脉络梳理,带领学生深入理解鲁迅笔下的故乡情结与时代变迁。课堂氛围沉静而专注,展现了语文课应有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厚度。
下午的活动在积极热烈的氛围中继续推进。易寒冰老师执教的《小圣施威降大圣》以轻松活泼的课堂风格、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广泛参与。她通过角色扮演、问题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真正实现了“在乐中学、在学中悟”的教学目标。
梅靖老师则立足时代前沿,执教《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一课。她将科学技术发展与语文素养提升巧妙融合,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与口语表达中增强国家认同与文化自信,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在跨学科整合与立德树人方面的实践创新。
最后一节示范课由漳江中学邓平老师带来《织线选珠,细琢记叙文之辉》。她围绕记叙文的选材、结构、语言三个关键要素,结合典型范文和学生习作进行精准剖析与点评,为参会教师提供了系统实用、操作性强的作文教学策略。
本次“上善·笃行”名师工作室送教送培活动,不仅为漳江中学语文教师带来了前沿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学示范,也搭建了城乡教师协同成长、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活动在热烈而深入的研讨中圆满落下帷幕。参与此次活动的教师们一致认为,此次学习受益匪浅,必将把所学所获融入教学实践,切实推动语文教育质量提升,共同为教育振兴和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 常瑛 贺印平
编辑:胡金贵
本文为常德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