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现场。
授课现场学生回答。
红网时刻新闻9月23日常德讯(通讯员 杨金燕)为深化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推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课堂,9月18日上午,常德市市直高中历史专题视导活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中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在常德市第七中学德馨讲堂成功举办。市直各校历史教师齐聚一堂,以研促教,共探历史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活动于上午8:35正式拉开帷幕。常德市第七中学党委书记李健均在开幕致辞中对与会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强调教研协作与创新探索对提升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并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校本教研走向深入。教科院副院长杨开文也发言表示,当今教育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新任务,提升教师队伍的素养,将学科素养落地生根,打造以学为中心的高校课堂,加强校际间的研讨交流。
活动中,常德市第七中学青年教师王志祥呈现了一节题为《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和民族融合》的研讨课,他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巧妙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刻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与文化变迁的历程,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融合,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在评课环节,各校教师代表踊跃发言,大家充分肯定该课在目标设定、学生参与和素养渗透等方面的亮点,同时也从教学资源整合、问题链设计等角度提出优化建议,研讨氛围热烈而富有建设性。
在开展各校教学常规材料现场观摩与交流探讨后,常德市第七中学李辉丽老师进行了《五大核心素养在部编历史教材教学中的落实研究》课题分享,为教师们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助力历史教学向纵深发展。常德市第十一中学王雅婷老师开展微讲座《从感知到思辨——用“五维四层”框架深化国家情怀培育》,从理论建构与教学案例两方面,阐释了历史人物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
活动最后,常德市第一中学孟德鸿老师开展题为《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的专题讲座。孟老师从理论高度与实践案例两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宝贵借鉴。
此次视导活动内容充实、注重实效,不仅为高中历史教师提供了展示与学习的平台,也进一步明确了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方向。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教学研究,优化课堂生态,推动历史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奠定坚实根基。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杨金燕
编辑:白玲川
本文为常德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