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武陵区第三小学。
8月31日,孩子们陆续背着书包走出学校。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黄刚 通讯员 王珏琦 常德报道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新学期的序曲在常德市武陵区第三小学悄然奏响。
为让开学工作平稳有序、富有温度,学校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特色活动,从爱国主义教育的浸润,到幼小衔接的暖心护航,从校长课堂的深刻启迪,再到青年教师的成长赋能,每一项工作都饱含着对学子的期许与对教育的热忱,为新学期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画卷。
校长课堂传深情,黑白照片忆初心
校长胡容主讲“开学第一课”。
“暑假,有一部叫《南京照相馆》的电影,它用一个很特别的角度——通过一位照相馆老板的镜头,定格了黑暗中的微光……”
9月1日,在武陵区第三小学的操场上,校长胡容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时光之旅”。她说,今年,是一个特别值得铭记的年份。八十年前,经过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八十年,对于历史长河只是一瞬,但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那是一段用无数英雄的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永不能忘的峥嵘岁月。
她希望,新的学期,同学们做一名“铭记历史”的小读者。多读一些历史故事、英雄传记,了解我们民族走过的路,将爱国主义的种子埋在心田,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做一名“珍惜光阴”的小博士。热爱阅读,享受阅读,让好书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做一名“开创未来”的小先锋。把从历史中汲取的力量,转化为今天学习的动力。好好学习,锻炼身体,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用实际行动告慰先辈!
大会现场。
“希望你们能把‘铭记’刻在心里,把‘珍惜’化作行动,在新学期努力成长为有担当、懂感恩的好少年。”校长的话语温柔而有力量,如春雨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理念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老兵宣讲进校园,爱国种子植心间
邀请老兵现场授课。
“当年在战场上,我们冒着枪林弹雨守护家国,每一次冲锋都只为身后的山河无恙……”
8月31日,新学期伊始,常德市武陵区第三小学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一等功的老兵吴世忠受邀走进校园,以亲身经历为广大师生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学生现场献花。
老兵吴世忠用饱含深情的讲述,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特殊的 “开学第一课”。他们结合自身经历,将战火纷飞的岁月、保家卫国的信念娓娓道来,沙哑的嗓音里满是坚毅,眼中闪烁的光芒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孩子们挺直小小的身板,眼神专注而崇敬,不时举起小手提问,在与老兵的互动中,深刻体会到如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场宣讲,不仅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更让“爱国”二字从课本走向现实,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珍惜和平、勇担使命的种子。
青年教师拜师忙,匠心传承促提升
结对部分师徒合影。
开学季不仅是学生成长的新起点,也是教师队伍发展的关键时期。
8月29日上午,武陵区第三小学举行2025-2026学年“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19名师傅与26名青年教师明确了师徒结对关系,师傅们多为深耕教坛多年的市、区级学科带头人。
一年级常规管理与教学策略交流分享会举行。
8月30日上午,常德市武陵区第三小学以“赋能新起点,蓄力新征程”为主题,举办一年级常规管理与教学策略交流分享会,进一步推进“幼小衔接”教育实践走深走实,助力该校一年级新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分享会现场,11名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一年级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学生阅读习惯培养、课间游戏与安全、卫生习惯、家校协同合作、智慧班级管理、入学准备工作、对学生的反馈与评价、有趣的常规课等多个维度出发,分享帮助孩子们快速适应小学生活的妙招,为一年级教师带来干货满满的“衔接指南”。现场还围绕如何搭建高效的家校沟通桥梁、凝聚家校共育合力深入研讨。
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提供了有力保障,更传承了教育匠心,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从爱国主义教育到幼小衔接护航,从校长的深情启迪到教师的成长赋能,武陵区第三小学以一系列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活动,为新学期拉开了精彩序幕。每一项工作都凝聚着学校对教育的坚守,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对学生的关爱。在温暖氛围中,武陵区三小的师生们必将以崭新的姿态,在新学期书写更多成长与收获的篇章。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黄刚 王珏琦
编辑:胡金贵
本文为常德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