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放导师聘书。

徒弟献花。

师傅寄语。
红网时刻新闻10月30日常德讯(通讯员 刘靖诗)当清茶的醇香邂逅书籍的墨香,当前辈的经验牵手后辈的热忱,10月27日,一场关于教育传承的动人故事,在常德市第七中学德馨讲堂温情上演。
随着学校副校长黄少华宣读《常德市七中双导师结对工作决定》,该校青年教师“双导师”结对仪式正式开启。大屏幕上滚动展示21位导师的照片与简介,学校领导依次为导师们颁发聘书,这红色的证书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沉甸甸的责任重托。
“师傅的每一次点拨,都是徒弟成长的阶梯;徒弟的每一次进步,都是教育传承的勋章。”在主持人丁霞老师充满诗意的诠释中,师徒间的“双向奔赴”跃然眼前——徒弟们以献花敬茶的传统礼仪,传递对教育前辈的尊崇与求教的赤诚;师傅们以赠书寄言的深情举动,寄托对教育新人的期许与传承的担当。一束鲜花、一捧清茶、一本厚书,在光影交错间,勾勒出教育代际传递的温暖轮廓,成为仪式中最动人的篇章。
随后,青年教师张子怡代表所有徒弟郑重承诺:做“勤勉的学习者”“用心的思考者”“踏实的践行者”——既不辜负师傅的付出,也不辜负学校的期待。这一表态,尽显青年教师们潜心向学、精进不怠的笃定初心与昂扬锐气。“去成为一名追光者——既看得到身边同事的光,也能发现每位学生的光,更别忘了自己本身的光芒。”鲁巧昀老师作为师傅代表寄语徒弟,愿他们带着这份对“光”的感知,在三尺讲台前深耕不辍。
“德艺双馨是师者的追求,薪火相传是教育的使命。”活动尾声,校长李永祥发表总结讲话,他强调“双导师”师徒结对是学校师资建设的战略举措,搭建起了经验传承与成长共进的桥梁,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他寄语师徒双方既要传承优良教风,更要勇于创新突破,以“青蓝同辉”的合力助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常德市第七中学,这样的传承从未停歇。它是课堂上师徒同研的身影,是办公室里师徒共商的热忱,更是教育路上师徒并肩的坚定。这场仪式,只是一个温暖的注脚,它背后是学校对“师德传承、技艺精进”的不懈追求,是对“让每个教师都闪光,让每段成长都精彩”的郑重承诺。
当仪式的余温渐渐沉淀,师徒结对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在未来的教育征途中,这些师徒将以“德”为舟,以“艺”为帆,在教育的海洋里携手远航,共同书写常德市第七中学“薪火相传育英才”的崭新篇章。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刘靖诗
编辑:白玲川
本文为常德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
                    时刻新闻